山水文化自古就有,無數的名人圣賢都會與山水結緣。它們往往在看到自然的山水景色時,都會有不同的感觸,為了表達自己對景物的感受和自身高潔的品行,或以詩文稱頌,或揮筆臨畫。古人有云: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正事對其很好的描述。山水情節不僅影響著古代圣賢,而且也影響著現今的書畫藝術創作。
終南山,地勢險要,奇峰峻嶺。在《左傳》書中有“九州之險”一稱,足以顯示出它的險、峻、奇。蒲家瑞先生的這幅《終南山》作品,筆力剛勁,墨色青灰色彩調配的恰到好處,描繪出了終南山的地勢奇駿,山體雄渾陡峭的姿態。山下的樹木,因得到山體的庇護,生長得郁郁蔥蔥。半山之中,云霧繚繞,展示出了山體的高大雄偉,氣勢挺拔。給人一種千峰碧屏、深谷幽雅的感觸,令人陶醉于雄山之巔的美。他的作品,極富有藝術的滲透力,不僅是家庭中的裝飾精品,而且還有較高的藝術收藏價值。
蒲家瑞先生,生于1932年,雖未耄耋之年,單仍癡迷于繪畫藝術的創作,具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理念,先生人藝俱老,有“畫壇人瑞”、“人間仙家”之譽。作為山水畫家的蒲家瑞十分重視深入真山真水,摹寫自然的狀貌美和感悟自然的精神氣質美,真心做到以造化為師。
原載:99字畫網(轉載需以鏈接方式注明出處,以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