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在風景秀麗人天柱山下,安慶五千年文博園內,我國著名書法家,藝術鑒賞收藏家,教育家,詩評家周宏興的《珍藏文化巨匠文獻館》、《書法藝術典藏館》和《天然大理石畫珍寶館》三大藝術館于2013年11月2日隆重開館。文化傳媒界和具有重要影響的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共同慶祝此次隆重的藝術盛會。
《周宏興珍藏文化巨匠文獻館》共珍藏了二十八位革命前驅、文化巨匠近萬件(頁)文獻與史料,該館陳列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革命前驅、文化先覺,李大 釗、瞿 秋白、周恩來。第二部分:文化巨匠、風范長存,郭沬若、茅盾、曹靖華、周谷城、冰心、汪靜之、胡風、丁玲、馮至、臧克家、黃源、蕭軍、趙樸初、吳作人、王 朝聞、柳倩、季羨林、田間、賀敬之、馮其庸、張志民。第三部分:新詩泰斗、艾青文庫。第四部分:民族棟梁,忘年之交,耿飚、李德生,程思遠。
《周宏興書法藝術典藏館》藏有周宏興先生一生創作的近千幅精品、佳作、巨制書法作品,共8000余平方尺之多。其中四大長卷《三字經》60多米、480平 方 尺,《道德經》303幅、接裱425米、2412平方尺,及《千字文》、《百家姓》,全部用隸書和指隸書書寫而成。其中《道德經》5300余字,《三字 經》1200余字,原作書法作品全部刻石于五千年文博園的石壁之上,成為文博園永恒的藝術景觀。四大長卷和一批書法精品,也成為該館鎮館之寶。
《周宏興天然大理石畫珍寶館》是一座具有濃厚自然天成和人文特色相結合的藝術展館。
天然大理石畫是真正的“國粹”,早在明清時期,作為貢品就進入皇宮。三十多年來,周宏興先生花費了巨大的心血和財力,搜集了三千多方大理石畫,其中不少屬于 “國寶”級“珍品”。2000年秋,我國第一部大理石畫集《周宏興天然大理石畫珍藏集》問世,并在首都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隆重的首發式。
《周宏興天然大理石畫珍寶館》的珍藏陳列共分四個部分,共有800余方展品。第一部分,山川風物,美不勝收;第二部分:人物世界,千姿百態;第三部 分:動物世 界,人類朋友;第四部分:萬里河山,盡收眼底。這四大部分又按大自然運行順序,分成了“旭日霞彩篇”、“皓月凝思篇”、“青山滴翠篇”、“秋山流金篇”、 “黃山云海篇”、“蛟龍騰海篇”、“獅虎逞威篇”、“雄鷹傲宇篇”、“河海兒女篇”等二十幾個篇章組成??芍^宇宙奧秘、鬼斧神工,感天動地、大美無垠,舉 世無雙、價值連城。故而被馮其庸先生稱為“一種稀世奇觀,是天地之氤氳,宇宙之秘珍,輕易是不能得到的,能夠見到,也是造物之所恩賜了。”因此,許多學者 認為,周宏興先生珍藏的這一批天然大理石畫可以與人類創造的最偉大的藝術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