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自敘帖》
《自敘帖》簡介
《自敘帖》為墨跡本,筆勢雄強狂縱,變化莫測,一直為世人所重視。 簡介 唐·釋懷素書。墨跡本。紙本。草書。二八·三厘米×七五五厘米。凡一百六十二行,六百九十八字。鈐有“建業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許國后裔”、“武鄉之印”、“趙氏藏書”、“秋壑圖書”、“項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統鑒賞”等鑒藏印。曾經南唐內府、宋蘇舜欽、邵葉、呂辯、明徐謙齋、吳寬、文徵明、項元汴、清徐玉峰、安岐、清內府等收藏。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此帖前六行為宋蘇舜欽補書。據曾行公題,舊有米元章、薛道祖及劉巨濟諸名家題識,今佚。宋米芾《寶章待訪錄》、黃伯思《東觀馀論》、清安岐《墨緣匯觀》等著錄。上海延光室、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
懷素簡介
懷素,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生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卒于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因他出家為僧,書史上稱他“零陵僧”或“釋長沙”。 他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因自小“忽發出家之意”,“二親難阻”,進入佛門后,改字藏真。史稱“零陵僧”或“釋長沙”。為了學習書法,在漆盤上練字,竟把盤子都磨穿了。他不辭辛勞,千里求教,可見其專學之毅力,其草書風格,為歷代書家所欽羨。
原載:99字畫網(轉載需以鏈接方式注明出處,以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