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竹子具有很深厚的傳統文化含義,竹子四季常青象征頑強的生命力,它內心中空,彎而不折象征做人的氣節,被古往今來的人們所稱道和欣賞。鄭板橋不僅擅長畫竹,還以竹自喻“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等名人詩句中有提及,這些詩句都突顯了竹的挺拔灑脫、正直清高、清秀俊逸,是人格的一種追求和氣節的象征。在客廳中懸掛寓意節節高升,一步比一步強,根深葉茂等堅韌的精神。
安徽美協何華賢三尺墨竹圖《虛心向上》
竹子,高雅、純潔、虛心、有節,枝彎而不折,是柔中有剛的做人原則;生而有節、竹節必露則是高風亮節的象征。竹的挺拔灑脫、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國文人的人格追求。所以客廳懸掛一幅竹子畫作品很不錯,寓意美好,步步高升。
河南美協王向陽四尺竹子畫《無竹使人俗》
王向陽先生的水墨畫竹子,竹葉疏疏落落,竹竿挺拔有力,在微風的吹拂下竹葉發出“唰唰”的響聲,仍舊茁壯生長,勁節有力,有長壽、幸福、氣節的象征,寓意節節高升,展現其勃勃生機、傲然挺立等。
原載:99字畫網(轉載需以鏈接方式注明出處,以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