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后更多萬,又名倩、倩庵,字遹駿,東莊,別署丑簃,書畫署名湖帆。江蘇蘇州人。擅長中國畫。歷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美術學校、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浙江美術學院國畫教師,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二十世紀中國畫壇一位重要的畫家,他在中國繪畫史上的意義其實已遠超出他作為一名山水畫家的意義。
從藝歷程
1894年出生于蘇州南倉橋一個世代簪纓之家。
1907年13歲學畫,初從“四王”、董其昌入手,繼而上探五代、兩宋以及元明諸家。
1916年所作的《臨董其昌仿大癡秋山圖》扇面,山體的輪廓造型顯然從董其昌來,披麻皴雖然水平泛泛,但已流露出了與“南宗”——正統派的親和關系。
1924年去上海前后漸漸表現出了對畫史、畫論的自覺認識。
1929年四月十日,教育部在上海新普育堂舉辦全國第一屆美術展覽,吳湖帆自此任全國美展常委。
1930年創作《臨董其昌山水冊》是吳湖帆的重要作品。在這一時期,吳湖帆在花卉、鞍馬、人物畫上也下了不少工夫,
1931年作于《仿鄭所南蘭花》。
1932年潘靜淑隨吳梅學詞,吳湖帆也向吳氏請教,漸入倚聲門徑。
1933年、1934年作于《仿郭熙幽谷圖》。吳湖帆以上海博物館籌備委員及董事的身份接受故宮邀請,前往北京鑒定文物并任故宮評審委員。
1935年,故宮博物院藏品赴倫敦參加國際展覽前在上海預展,吳湖帆又以審察委員的身份負責整理。
1936年初的《臨王若水雙鴛》等,顯示了吳湖帆由山水入手向人物、鞍馬、花鳥全面邁進的過程。
1937年四月一日,第二屆全國美展在南京舉行,吳湖帆曾去南京觀摩歷代作品。
1942年,江蘇軍閥齊燮元與浙江軍閥盧永祥開戰,一時江浙一帶兵連禍結,古城蘇州處于戰火籠罩之中。
1961年中風,自此之后,體力日虧。這對他本身及其藝術生涯來說都是一個不幸。
1963年作于《竹石山水》、《砥柱中流》。
1964年創作了《荷花》。
1965《清真詞意》、《原子彈爆炸》是他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1968年逝世。
代表作品
主要作品有《峒關蒲雪》、《米嶺橫云》、《漁浦桃花》《江帆樓閣圖》、《千里江山圖》、《萬松金闕圖》《枯木竹石》(1963年)、《竹石山水》(1963年)、《砥柱中流》(1963年)、《荷花》(1964年)、《清真詞意》、《風嬌雨秀》、《清真詞意》、《霧障青羅》《峒關蒲雪圖》、《廬山小景》、《寫米芾詩意》、《芙蓉映初日》等作品。
藝術成就
吳湖帆工山水,亦擅松、竹、芙蕖。初從清初“四王”入手,繼對明末董其昌下過一番工夫,深受宋代董源,巨然、郭熙等大家影響,畫風不變,骨法用筆,漸趨凝重。畫風秀麗豐腴,清雋雅逸,設色深具煙云飄渺,泉石洗蕩之致。 吳湖帆山水畫最有特色,當他揮毫時,先用一枝大筆,灑水紙上,稍干之后,再用普通筆蘸著淡墨,略加渲染,一經裝裱,觀之似出岫延綿,不可方物。
有時畫鳥、畫牛,更以稀見為貴。有一幅《五牛圖》長卷,牛或仰或俯,或回顧或正立,非常得勢。線條又復剛柔相濟,確是精構而成。
書法臨宋徽宗瘦金書,后得米芾“多景樓詩卷”真跡,開始專攻米芾,題畫字體不是宋宣和,便是米襄陽。
吳湖帆又精于鑒賞,家藏宋拓歐帖凡四,故其居為“四歐堂”。一般收藏家,多請其鑒別真膺。尤其古畫,經他一覽,立辨真偽。著名書畫鑒定家張珩、徐邦達是他的弟子。吳湖帆作書畫,必自己磨墨,人問其故?他說:“自己磨墨,不但掌握濃淡,亦是構思大好時光” 吳湖帆又精于鑒賞,家藏宋拓歐帖凡四,故其居為“四歐堂”。一般收藏家,多請其鑒別真膺。尤其古畫,經他一覽,立辨真偽。著名書畫鑒定家張珩、徐邦達、楊仁愷是他的弟子。吳湖帆作書畫,必自己磨墨,人問其故?他說:“自己磨墨,不但掌握濃淡,亦是構思大好時光”。
作品欣賞
吳湖帆《瀟湘雨過》
吳湖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