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三级久久,欧美精品大片,成人自拍在线,91亚洲自偷观看高清

當前位置:首頁 >字畫收藏百科 > 收藏指南 > 正文

陳半丁

時間:2012-12-29 10:19來源:99字畫網作者:墨韻點擊:
/zihuabk/uploads/allimg/121229/10262VX5-0.jpg

陳半丁 (1876—1970)陳半丁,即陳年,畫家。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字半丁(有《陳半丁畫冊》),一字半癡,別署辟癡,又字靜山。以字半丁行世。號半丁老人、半叟、半翁、半野老、山陰半叟、稽山半老、山陰道上人、不須翁、老復丁、竹環、竹環齋主人、鑒湖釣徒、蓬萊山民、藐世頭陀。室名一根草堂、五畝之園、竹環齋、莫自鳴館。

從藝歷程

1876年——5月14日(農歷四月二十一日)生于浙江紹興柯橋鎮西澤村一個醫生世家。

1881年——母亡。父失業。家中除祖母還有兄妹三人,乏人照看。被交由外祖母撫養,在外祖母家入私塾。

1884年——父亡。端午,外祖母亡。失學。由祖母收養,織帶、紡線、務農以補家給。

1889年——遭叔嬸強逼離家,受驚嚇逃至舅婆家。數日后由姑夫帶往蘭溪。在大來商店學徒,從此自謀生活。

1890年——轉至一錢莊學徒。開始接觸筆墨,自言“嗜書畫入骨,饑餓猶不顧也”。

1894年——表叔吳隱自上海回紹興,因上海做事正缺人手,帶至上海虹口,在嚴信厚小長廬館拓圖章為業。是時吳昌碩受聘嚴家,相見后頗得缶翁厚愛,得其指教。識蒲華。

1895年——吳昌碩時常帶往任伯年處補習禽鳥、人物,頗得任氏喜愛。惜不及一載任氏故去。

1903年——嚴信厚去世,所聘畫家皆散去。應嚴信厚之子子均之邀同往寧波費家,為其父葬禮幫助接送來賓。

1904年——吳昌碩知半丁回滬,去函約至蘇州家中作伴。為缶翁臨摹祖像。

1906年——嚴子均來函,邀至滬上嚴家作畫。為寧波會館臨摹已破爛的任伯年作品(嚴子均為該會館董事)。

1909年——應肅親王善耆之囑,為吳可讀侍御作肖像。得善耆厚待,勸入部為官,未就。

1910年——吳昌碩來京,盤桓數月,為半丁“把場”。

1911年——回紹興老家。

1913年——前年曾回家,秋,重來北京。在上虞會館與魯迅相識。在蒙藏院任職,不久辭去。

1915年——宣南畫社約于是年成立,曾參與活動。

1917年——遠親蔡元培介紹至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與館長章士釗相處甚洽,于文史等方面得其指教。后與陳師曾在北大商辦書畫研究室,因經費不足未果。

1918年——受國立北京美術學校之聘,任中國畫教授。

1920年——“中國畫學研究會”成立,任評議。約是年齊白石送三子子如拜于半丁門下。

1922年——紀念蘇東坡誕辰885周年,參加陳師曾組織的“羅園雅集”,與齊白石、陳師曾、凌文淵、姚茫父、金城合作《花卉卷》。

1923年——與蕭、金城、陳師曾合作《松竹高士圖》。吳庠題詩,姚茫父長跋記事。

1924年——吳昌碩來京,師徒再聚。參加在中山公園舉辦的中日繪畫展覽會,齊白石、王夢白、廣瀨東畝、小石翠雪、太田秋民等數十人作品同展。

1927年——金潛庵(金城子)及金城門下眾多弟子,由“中國畫學研究會”分裂出來,另組“湖社”。

1928年——張大千來訪,在陳宅結識溥心畬。

1929年——刻《不使孽錢》印,款曰:“錢能通神,又能養命,欲求其安者,莫如自食其力。

1937年——七七事變,北平淪陷。拒日偽政府聘請,辭教。刻《強其骨》、《不使孽錢》印為座右銘,以賣畫、刻印為生。

1938年——王夢白病故。在琉璃廠“集粹山房”召集同仁友好,舉行義賣,操辦后事,接濟家小。

1939年——去上海,住嚴惠宇處。為吳湖帆治印。嚴惠宇請收尤無曲為入室弟子。欣然允諾。冬,尤無曲至北平學畫。

1940年——刻《天生半個漢》印,款曰:“予孿生也。今已年六十早五,尚強健,弟則強于予。

1941年——與溥儒、徐操、胡佩衡、祁良、吳熙曾、汪慎生、蕭謙中合作《妙繪聯璧》。11月13日,在中山公園水榭為弟子尤無曲舉辦展覽,展出作品均代為題詩落款,以示提攜。

1945年—— 刻《只見江山不見人》印,款曰:“漢官印相仿佛……勝利尚非實,更何況人乎,一群無恥(之徒),禽獸不如也。

1946年——刻《山陰半叟》印,款曰:“一國用命,不重人才,但潰區域,天下安能不亂!丙戌夏,半丁憂悶記之。”時任故宮文物書畫組研究員。

1947年——國民黨政府邀往南京辦展,堅拒。收潘君諾為弟子。

1949年——解放軍圍城,北平城內糧食奇缺。傅作義前來看望,送面粉兩袋救急。與馬占山、鄧寶珊商議和平解決北京問題。

1951年—— 春節,毛澤東派人送禮問候。任中央文史館館員。任中國畫研究會副會長。

1952年——入北京美術家協會。

1953年——參加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10月11日,參加在北海公園舉辦的全國美協第一屆全國國畫展覽。為毛澤東六十壽辰作《延年》。

1954年——為文字改革之事給毛澤東去信。毛澤東回信,希望老人多提意見。入中國美術家協會。任北京市政協委員。任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1955年——任全國政協委員。印度總理尼赫魯訪華,受命作八尺《達摩像》。

1956年——在第二屆全國政協會議上,與葉恭綽提出“繼承傳統,大膽創新,成立中國畫院”的建議。

1957年——5月14日,北京中國畫院成立,任副院長,在成立大會上發言。為西哈努克在京住宅作三丈六尺巨幅《四季花卉》。

1958年——8月18日,參加北京中國畫研究會舉辦的“五人花鳥畫展”。

1959年——《陳半丁畫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任中尼(泊爾)友好協會理事。

1960年——參加“第二回現代中國書法”赴日本東京之展。

1961年——子光宇、燕葆,女燕姣,婿沈林南歷數月為半丁整理藏品,僅歷代書畫所藏件數逾千。

1962年——周恩來指示:要培養“陳派”接班人。子燕龍入北京畫院。陳半丁考慮到家里不困難,建議畫院不要給燕龍開工資。

1964年——張大千從海外寄贈畫作一張。

1965年——號哂翁,刻《哂翁》、《哂翁天成》、《不知老之將至》。

1966年——刻《藐世頭陀》印,款曰:“丙戌(誤,應為丙午。)春日,年九十有一,世事人事都非矣……”作山水《三家村》。

1968年——刻《我獨無》印,款曰:“我獨尊者,屈原。

1969年——在西四北六條南屋,研讀殘存的用“毛選”作封皮的《佩文齋書畫譜》。被勒令為頤和園舉辦的慶祝“九大”的展覽作《梅花》,款落“工農兵畫院”。

1970年——1月29日,病情加重。子女送往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初十分熱情,后知其名便不敢醫治,延誤了搶救時間,當日故去。

代表作品

繪畫作品有《赤壁夜游圖》(紙本設色,1926年)、《江上泛舟》(紙本設色,71×31.5cm,中國美術館藏,30年代)、《山水》(紙本設色,111×50cm,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藏,1945年)、《浩蕩乾坤》(紙本設色,105×57cm,北京畫院藏,1957年)、《指繪鐘馗12幅冊頁珍品》等作品。

印章作品有《莫負此生》、《半丁老人九十后作》、《半丁老人》、《靜山》、《寄跡》、《哂翁》、《陳年寫》、《陳年》、《寄跡》、《只見江山不見人》、《不使孽錢》、《山陰半叟》、《哂翁天成》、《不知老之將至》、《藐世頭陀》、《我獨無》、《老年清苦》、《彊其骨》等。

藝術成就

陳半丁花卉、國畫山水人物畫兼以花鳥畫、山水畫最為著名。陳半丁是“運古派”的高手,他“一方面研究古法不遺余力,一方面發揮個性,表現自我,務以古人成法,運以自然丘壑,加以個人的理想化,造成一種與古不背,卻與古不同的,不即不離的繪畫。”

陳半丁除了擅長花卉、山水,還兼及書法、篆刻。寫意花卉師承任伯年、吳昌碩,又師法陳淳、徐渭、石濤、李復堂、趙之謙諸家。書法以行草見長。作品有《盧橘夏熟》、《高枝帶雨壓雕欄》、《惟有黃花是故人》等。1956年在北京舉辦個人作品展覽。 有《陳半丁畫集》、《陳半丁花卉畫譜》行世。

20世紀初的山水畫家不再甘于臨摹“四王”,往往由“四王”上溯明代、宋元乃至五代諸家,同時臨習“四僧”,“揚州畫派”的風氣盛行一時。陳半丁置身其中,山水畫走的也是相同的路子,由“四王”入手,主要師法石濤,于石濤畫風中加入宋元古意,形成個人蒼潤秀美,簡約疏放的面貌。從其早年所作的幾幅絹本山水中可以了解他從臨習“四王”入手,只是早年的作品稍欠筆力。其作于1948年的《竹溪清話》。

作品欣賞

/zihuabk/uploads/allimg/121229/10262Wc3-1.jpg
陳半丁《荷花扇面設計》

/zihuabk/uploads/allimg/121229/10262V4Y-2.jpg
陳半丁《山水四條屏》

原載:99字畫網(轉載需以鏈接方式注明出處,以及本聲明)
分享到:
字畫商城 | 書畫家 | 字畫百科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畫家加盟
北京翰韻九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2009-2018 99zihua.com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07747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07493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囊县| 盈江县| 泾阳县| 额尔古纳市| 台前县| 夏津县| 兖州市| 漯河市| 庆城县| 蓬安县| 磐石市| 兴业县| 边坝县| 淮北市| 龙岩市| 阜新市| 阜康市| 吴川市| 凉城县| 合阳县| 正镶白旗| 沛县| 洪湖市| 鄂伦春自治旗| 密云县| 云安县| 突泉县| 新竹市| 信丰县| 夏津县| 永康市| 宁都县| 公主岭市| 沾益县| 鄢陵县| 尉犁县| 三明市| 南涧| 孝昌县| 西畴县| 黄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