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文人就喜愛繪畫水墨畫竹子,竹子,四季常青,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余寒,新筍就悄悄在地上萌發了,一場春雨過后,竹筍破土而出,直指云天,竹子秀逸有神韻,是清正廉潔,謙虛淡泊,胸懷高尚的象征。
古人把畫竹稱為“寫竹”。一個“寫”字包含著兩種意義:一是畫竹的用筆形式與中國書法最為接近,沒有扎實的書法功底不可能把竹子畫好。欣賞昊然老師筆下的竹子,一個“力”字貫穿始終,充彌于整個畫面。無論是頂天立地的長竽還是畫中局部的末節枝梢,每—筆都是那樣沉穩扎實,沒有絲毫的猶豫馬虎。即使是淡墨勾勒的竹梢,也是挺拔勁健,英姿勃發,充滿著力量。
黃云鴻的墨竹圖,嫩竹老竹,潑墨有香有淡,新、老、前、后,層次清楚,既互相交叉,又各自獨立,極富立體感,是一幅優秀的作品。這幅精美的畫幅小中見大,其描繪的內容絲毫不亞于大幅的立軸或長長的手卷。
中國竹子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敬仰和偏愛,大部分人都喜歡在房屋中懸掛一幅墨竹圖;一來裝飾家居;二來還可激勵和鼓舞主人要學竹子頑強的品格。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賦予許多生物以人的靈性,松樹、竹子、梅花被稱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喻為“四君子”。 謙虛謹慎是竹的品格,堅韌不屈是竹的氣節,無私奉獻是竹的風骨,高風亮節是竹的靈魂。
原載:99字畫網(轉載需以鏈接方式注明出處,以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