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慶年先生擅長山水畫,他的每幅作品清新秀麗,千變萬化,氣象生動。在創作中,他力求做到在形、意、色、內涵、神韻變化、技法運用等方面和協統一,使其畫面活躍出空間感、直觀感、靈動感和立體感,讓觀賞者產生無限的想象力。鄭慶年老師最大的特點是不拘于形式和常規,在扎實傳統的基礎功底上,能隨心所欲地發 揮自已的創作激情,這正是他長期以來艱苦磨礪的成功所在。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和理解,把粗曠宏偉的山水氣勢凝聚于筆端,用細膩滋潤的夸張手法,表現出山水自然的本性,使其作品達到“魯中山水秀,正映畫中美” 的絕佳效果,從而讓現實與藝術融為一體,給人一種氣勢磅礴、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的風景視覺效果。
中國山水畫是中國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淀。黃賓虹說:“中華大地,無山不美,無水不秀。”又說:“美在于山川渾厚,草木華滋。”山川之渾厚在于用筆之“黑”“密”,草木之華滋歸源于用墨之"簡""淡"。從山水畫中,我們可以集中體味中國畫的意境、 格調、氣韻和色調。所以說山水畫便是民族的底蘊、古典的底氣。該畫作意境飄渺,色彩淡雅自然,獨特的藝術視角使得整個畫面有一種逼人的圍合感,又有一種無序的縈繞感,從中表現出畫家在物我齊一、山水仁智、筆墨逍遙之中難以釋懷的心境。是一幅非常富有詩意的精品畫作。
原載:99字畫網(轉載需以鏈接方式注明出處,以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