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國璋1943年7月30日出生于天津市河西區東樓,1956年隨家遷至內蒙古。1960年中學期間與劉大為(現任中國美協主席)、潘志成(山水畫家)師事于蘭尚濂老師學習美術。1967年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學院中文系。1973年在包頭教育局工作期間與劉大為(時在包頭日報任美術編輯)合作彩色連環畫《小騎手》,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印行55萬冊,后由國家外文出版社譯為英德日等文版國際發行。曾與畫家劉懷山(原名劉棣)舉辦過二人書畫聯展。1981年調內蒙古黨委《實踐》雜志社任文字編輯,1987年評聘為副編審。1989年調內蒙古文史研究館,1993年8月稱病退休。
滑國璋是純文人,所謂純,是指不干文人以外的事。他從沒下海經商,也從不給企業當什么文化顧問。一心一意只是進行書畫創作,間或寫文章,出版了好幾本書。
沒有名利的羈絆,滑國璋的藝術活動能夠隨性而發。隨性就是跟著感覺走,感覺該怎么寫字就怎么寫,感覺該怎么畫就怎么畫。不再拘泥門派,不再墨守成規,云水出沒,灑脫自如,淡定從容。看他的書畫,我們能夠真切地體驗到他對世界的主觀感受,能夠深入理解印象派大師塞尚的名言:藝術就是感覺。
不是誰都能有滑國璋那樣的藝術感覺,那是他性格特點、人生經歷、才氣智慧、文化修養等各種因素促成的。真功夫其實在書畫之外。
滑國璋的詩、書、畫造詣頗深,常引來眾多愛好者登門求教。有一次,我興致勃勃地拿著自以為絕妙的好詩請他指正,肅立,靜待夸獎,沒想到這位滑先生直言不諱:“這不是詩,是順口溜!”切中要害,嚇得我撒腿就跑,再不敢妄稱“詩人”。
對于書、畫作品,滑國璋的賞析文章透露著玩家把玩的情致,握在手里觸摸和欣賞,字里行間充溢著他對書畫愛不釋手戀戀不舍的情懷。比如他在“桐蔭讀畫”一輯,評作者林庸插圖形式美,說畫家徐繼先作畫天安門,贊書法家蔡德生的榜書中堂壽,嘆關國勝首創玻璃畫張揚思想……言辭懇切,評論精道,有如醍醐灌頂,讀罷領略傳統藝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