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協5月8日舉辦第二期“中國夢”系列“新聞茶座”,邀請國學大師、書畫巨匠、現任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教授范曾先生,就“中國文化和 中國夢 ”的主題,與中外記者交流,并回答問題。范曾說,“中國夢”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之夢;是“講信修睦”之夢;是“仁者愛人”之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夢。
范曾在致辭中提到,“國學”不是博物館里岑寂的老古董,它是中國人生生不息、長青不敗的智慧,它寄托了一個將被人類的智者接受的可以實現的夢境。“這個夢境還不是我們自己吹噓的,在上個世紀60年代英國的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說,如果人類有轉世的話,他希望變成印度的鳥,如果變成人的話,他希望變成中國人,因為他對中國有很深的研究。”
在范曾看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蘊涵著社會主要核心價值觀和國精神。社會主要核心價值觀是以人民的最根本利益為目標,是最傳統的民本思想,比如孟子所講的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還有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講信修睦、舉賢用能,也是我們核心價值觀里面所可能引用的傳統思想。習近平繪畫記最近也講到了講信修睦,強調我們要講信用修和睦。
范曾強調,中國夢的精髓,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與社會主要核心價值觀不謀而合,是表里如一的開始。都反映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奮斗目標。
據介紹,參與此次“新聞茶座”的是來自來自美國、英國、德國、西班牙、瑞士、瑞典、波蘭、烏克蘭、古巴、澳大利亞、日本、韓國、越南、印度、埃塞俄比亞等國家主流媒體駐京記者、駐華使館新聞官、港澳臺媒體駐京記者、中國境內媒體記者共計12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原載:99字畫網(轉載需以鏈接方式注明出處,以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