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竹是文人墨客喜愛吟詠、描繪的題材之一,遠在唐代已出現畫竹的名家。及至北宋,據《宣和畫譜》所載,畫竹一門已與山水、花鳥等,成為十大畫種之一。發展到元代畫竹已達至臻至妙的境地。明、清兩代畫竹高手林立,并與梅、蘭、菊合稱“四君子畫”。竹,在民族繪畫藝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畫家中,畫竹者眾多,然后幾十年如一日,筆耕不綴癡迷竹畫者不多矣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明湯顯祖說),戚明自幼就受到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徽州文化熏陶,酷愛書畫,他以柯九思、鄭板橋為師,鉆研和刻苦學習前人的畫竹技法,從師古入手,在傳統筆墨的程式中,游弋了幾十年,其扎實的筆墨功夫,再結合自身處于黃山之麓的生活體驗,戚明繪制的水墨畫竹子清新飄逸,文人氣息濃郁,具有極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戚明,男,1941年生,漢族,安徽省壽縣人。自幼受到王明山的花鳥畫(清末)、黎惠元的山水畫(民國)、鄭板橋的水 墨畫之熏陶,自學至今。現為中國人才研究會藝術家學部委員會國畫藝術委員,《農民日報》大地書畫院會員,中國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江都書畫院 常務理事。
曾多次參加國際和全國書畫名家等重要展覽二十余次,入編大型辭書十余部,作品在中國美術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分別展出并作珍 品收藏。入選《中國二十世紀中華民族書畫長卷》、入編《百年經典-中國美術全集》,一九九九年在國際老年人中國書畫大展中榮獲“世紀名家創作獎”。中韓書 畫作品入編《百年中韓書畫名家大師精品大典》。第三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香港大型藝術展,榮獲特別金獎并享有“世界杰出華人藝術家”榮譽稱號。
原載:99字畫網(轉載需以鏈接方式注明出處,以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