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月,男,1912年9月生于廣東省陽江。廣州美術學院教授。1933年 畢業于廣州市立師范本科。曾任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廣東畫院名譽院長、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 授。1935年入春睡畫院隨高劍父先生學畫。1939年在澳門、香港舉辦“抗戰畫展”,以后又在曲江、桂林、貴陽、成都、重慶展出。1943年沿 河西走廊深入敦煌研究、臨摹古代壁畫。以后到南洋、井岡山、新疆等地寫生,在實踐中認識到“不動便沒有畫”,故一直堅持不懈地深入生 活,追求時代精神。1946年任市立藝專中國畫科主任教授。新中國成立后,從事美術教育工作,歷任華南文藝學院教授兼美術部副部長、中南 美專副校長兼附中校長。1958年廣州美術學院成立,任副院長兼國畫系主任、教授;同年由國家委派前往歐洲主持“中國近百年繪畫展覽”。 1959年與傅抱石為人民大會堂合作《江山如此多嬌》。1963年被中央文化部批準為國家二級教授;1981年被香港中文大學聘為學位考試委員會 校外委員并赴港參加評選活動。1982年國畫《俏不爭春》被日本《讀賣新聞》評為世界名畫;1994年為國務院紫光閣創作《輕舟已過萬重山》 ,隨后又為全國政協禮堂創作《黃河魂》。1997年“關山月美術館”在深圳市落成。從40年代起,曾先后出版《關山月畫集》10余種,并有論 著《關山月論畫》等。
關山月 他致力于傳統技法的繼承,創新和發展,堅持深入生活進行寫生創作,在永無止境的藝術道路上苦苦追求,奮斗不息,足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 他所創作的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是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個人藝術技巧完美結合的典范。關山月在藝術上堅持嶺南畫派的革新主張,追求畫面的時代感和生活氣息。 他的山水畫立意高遠,境界恢弘;他的梅花,枝干如鐵,繁花似火,雄渾厚重,清麗秀逸。他先后出版有《關山月畫集》、《關山月、傅抱石東北寫生選》、《關山月作品選》、《井岡山》等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