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山月(1912.9—2000.7),現代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重要代表人物。廣東陽江人。早年拜師于“嶺南畫派”的奠基人高劍父。1948年任廣州市藝專教授兼國畫科主任。1958年后,歷任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兼院長、國畫系主任、廣東藝術學校校長、廣東畫院院長等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常務理事,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第三至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代表作《江山如此多嬌》(與傅抱石合作)《綠色長城》《俏不爭春》等。
從藝歷程
1912年9月生于廣東陽江。
1939年,他以《漁民之劫》等作品參加了在蘇聯舉辦的中國美術展覽。
1940年春,他首次于澳門、香港及湛江舉辦個人畫展,之后他自廣東出發, 經廣西、貴州、云南、四川、甘肅、青海、陜西等省區,深入生活,收集素材,邊寫生,邊創作,并沿途舉辦個人畫展,以賣畫維持生活和籌措資金,他在敦煌石窟 臨摹過壁畫,研習傳統藝術。此次旅行寫生,為他后來的藝術成就奠定了堅實基礎。
1946年,被聘為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兼中國畫科主任。
1947年作南洋之行,先后在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旅行寫生,作品描繪熱帶風光,并舉辦個人畫展,受到華僑的歡迎。
1948年又在香港、上海、南京舉 辦西南、西北及南洋旅行寫生畫展,并出版《關山月紀游畫集》(2輯)。
1948年后,任廣州市藝專教授兼國畫科主任;新中國成立后,關山月歷任華南文藝學院教授、美術部副主任。
1949年春,在香港參加人間畫會的藝術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他先后擔任中南文藝學院教授兼中南文聯美術部副部長、中南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兼副校長、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兼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廣東分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第三至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代表作有《江山如此多嬌》(與傅抱石合作)、《綠色長城》、《俏不爭春》、《漓江萬里春》等。
1957年由國家委派赴歐洲主持中國近代百年繪畫展覽。
1958年后,任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兼院長、國畫系主任,廣東藝術學校校長,廣東畫院院長、名譽院長,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
1982年被香港中文大學聘為學位考試委員會校外委員。他始終堅持深入生活,勤奮創作。
1991年捐資中國美協設立“關山月中國畫教學創作基金”,捐贈作品建立深圳“關山月美術館”。
1997年,關山月美術館在深圳市落成。
2000年7月3日下午,關山月因病在廣州去世,享年88歲。
代表作品
主要作品有《鞭馬圖》、《榕蔭》、《拾薪》、《侵略者的下場》、《嘉陵江碼頭》、《岷江之秋》、《黃河冰封》、《祁連放牧》、《蕭邦故居》、《秋溪放筏》、《寒梅冷月不老松》、《秋溪放筏》、《江山如此多嬌》、《江南塞北天邊雁》、《碧浪涌南天》、《椰林市集》、《俏不爭春》、《報春圖》、《侵略者的下場》、《尼亞加拉大瀑布》、《鐵蹄下的孤寡》、《朝鮮前沿速寫》、《湛江堵海工地速寫》、《春江水暖》、《綠色長城》、《龍羊峽》、《長河頌》等許多作品。
藝術成就
關山月 他致力于傳統技法的繼承,創新和發展,堅持深入生活進行寫生創作,在永無止境的藝術道路上苦苦追求,奮斗不息,足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 他所創作的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是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個人藝術技巧完美結合的典范。關山月在藝術上堅持嶺南畫派的革新主張,追求畫面的時代感和生活氣息。
他的山水畫立意高遠,境界恢弘;他的梅花,枝干如鐵,繁花似火,雄渾厚重,清麗秀逸。他先后出版有《關山月畫集》、《關山月、傅抱石東北寫生選》、《關山月作品選》、《井岡山》等作品集。
作品欣賞
關山月《長河頌》
關山月《報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