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鑒別一幅畫作的優劣和畫家的高下,可以從兩方面加以評判:一是表現技巧和筆墨語言所達到的高度;二是畫家在作品中呈現的文化底蘊以及能夠帶給他人多高的審美愉悅。能做到這兩方面的完美統一,就是一位優秀的畫家。陳敬友就是這樣一位目前黑龍江畫壇上涌現出的優秀青年畫家代表。近日在黑龍江日報美術館舉辦的小幅畫五人展上,陳敬友的多幅作品受到關注。
陳敬友致力于花鳥畫和人物畫的創作,他的工筆、寫意皆精,題材廣泛。從春暖花開時的丁香花到秋高氣爽時的向陽花,從赫哲汲水女子到都市時尚女孩,在他的作品中無不得到神全氣足的表現。陳敬友深入研習過古今繪畫理論,他的作品重視對傳統經典繪畫和時代審美意趣的融合,彰顯出不同凡響的高雅格局。他的《小動物》系列、《蘆塘》系列、《人物》系列等作品中透露出的是宋、元氣象。表面上看,這些畫都是源于自然,取自自然,但經過畫家的精心取舍,已把原生態的自然變成了藝術化的自然。“雪鵝”系列中表達的是荒寒的意境;“蘆韻”系列表達的是空靈幽遠的意境;“芳香”系列表達的則是陽光明媚、積極樂觀的情緒。無論創作哪種題材,畫家都在以氣定神閑的精湛筆墨對物象進行精致的勾勒、生動的刻畫,細致入微、充實耐看,這如同與一位內涵深厚而又不喜言談的人相處,越品越有滋味。
畫境就是心境,畫語即是心語,從陳敬友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生活態度。陳敬友在作品中表現出的,由傳統到現代的轉型探索是非常成功的,他不但與傳統花鳥、人物畫的陳舊程式拉開了距離,而且與當下其他畫家的風格和面貌有所區別。在浮華喧囂的當代,能用這樣的心態看世界,是難得的精神狀態,是一種值得尊敬的選擇。
目前,身為黑龍江藝術學院學術骨干、學科帶頭人和繪畫系主任的陳敬友,為了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在教學科研之余參與了大量的社會活動。近幾年來,他的學術活動遍及大江南北,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